公司动态 分类
江南500米内14家奶茶店加盟各种坑 复制奈雪、喜茶难在哪儿

  江南网红奶茶品牌“奈雪的茶”近日被曝光两线下门店“蟑螂乱爬”“水果腐烂”等问题,仅上市一个多月,其总市值从当初的323亿港元缩水至170亿港元左右。当奈雪在资本市场起起伏伏时,另一家头部新茶饮企业喜茶也新闻不断,一边低调融资,一边否认上市消息。

  近两年来,随着资本市场对茶饮企业的热情持续高涨,“喝奶茶喝出上市公司”的说法似乎给了当代年轻人追随资本的新方向,开家奶茶店成了不少年轻人实践“造富梦”的第一步。然而现实总会给梦想残酷一棒,大品牌奶茶店被资本裹挟疯狂开店,却深陷盈利焦虑。被中小投资者青睐的加盟模式的小品牌或杂牌奶茶却处处是“坑”。“开家奶茶店”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?似乎难有定数。

  南都记者在广州白云区的润洲城市广场商圈踩点发现,商场500米范围的茶饮店大大小小加起来竟然超过了14个。除了蜜雪冰城、1点点、益禾堂、沪上阿姨等较为知名的网红品牌,手挞柠檬茶、古御贡茶、茶园李等小众品牌也疯狂扎堆其中。对比之下,该商圈范围内只有一家咖啡店——麦咖啡江南。类似的情景也在其他各个商场、商圈不断复制。

  市场疯狂的背后也免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。南都记者根据天眼查数据统计发现,今年以来,奈雪的茶、喜茶、沪上阿姨、古茗等较为知名的奶茶品牌均获得了数额不小的融资。其中,奈雪的茶在今年1月完成1亿美元的C轮融资,伺候赴港上市募资超50亿港元;喜茶今年7月完成5亿美元的D轮融资;沪上阿姨获得了一笔近亿元的A+轮融资。而小众奶茶品牌如willcha、植物标签等均在今年上半年内连续获得了两轮融资。

  资本和市场的躁动也逐渐传递至年轻人当中,“喝奶茶喝出了上市公司”的说法一度让他们怀揣“造富梦”进入这片所谓的“蓝海”。

  可是,现实过于“狗血”。大专毕业后,周平打算在顺德开家奶茶店,对行业了解不多的他在网上搜索到了一家烧仙草品牌,简单电话咨询后,他就被邀请到了该品牌的广州总部。接待人员向他介绍,加盟有三个档次,不同档次的加盟费相差上万元。越往上,可开放的店铺权限越大,能经营的奶茶品类也越多。

  当天,周平支付了近2.5万元的加盟费,后续找铺、支付店租、店铺装修、原材料购买等方面又投入了两万多元后,周平最终开启了奶茶店老板生涯江南。

  但加盟店开业后周平发现,除了开店时品牌方派来师傅帮忙,之后就再也没有对该加盟门店进行过任何方面的指导。品牌方俨然成了“甩手掌柜”,而周平的加盟店则只能独自面对各种问题,自生自灭。

  据周平透露:“头3个月店铺还处于盈利状态,后续现金流就只能维持材料购买、员工工资。店铺逐渐陷入死循环,连水电、店租都不能覆盖,半年后只能转手。”

  “品牌越来越多,奶茶店数量趋于饱和,这都给商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。”坚持开店3年多的郭俊现在也发现,他开店的那条街,第二年就多了大大小小11家奶茶店,生意直接被分走一半,目前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。“你如果生意还行,一个小牌子开在你旁边,生意少三分之一。又来一个中等品牌,你又少三分之一。再来一个大的品牌,基本上就等着给人家当炮灰吧。”

  2015年曾经营奶茶加盟店的深圳陈女士,则在2018年就看清了行业发展态势抽身退场,及时止损。她向南都记者回忆道:“当初先是缴纳了3万元加盟费,店租是7000-8000元,我们店一天能卖100-200杯,售价在10-12块,一杯有40%-50%利润,一天奶茶店能有一两千块钱的营业额。”

  不过,后续其所处商圈的网红奶茶店越来越多,以及外卖佣金上涨,陈女士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这门看似“真香”的生意。

  “不少茶饮企业都会在加盟条件中明确要求从品牌方进货,一是可以管控原材料品质、保证食品安全,统一奶茶最后的出品,其次也可以通过规模化的采购降低成本,同时也是品牌方的一个盈利来源。”有熟悉茶饮行业的人士对南都记者表示,但一些小品牌、杂牌品牌存在一些猫腻,借统一进货进行牟利。

  据周平透露,其加盟的品牌方提供的原材料价格其实大幅高于市价。“以一包茶叶为例,门店自己去批发市场物色是20-30元,从品牌商那里进货,大概要花100元。”据周平透露,在意识到这个现象后,不少加盟商开始自己物色相同的原材料进行替换,以降低成本江南。

  除了替换掉原品牌的原材料,有奶茶店老板还想出了“杂牌店”反哺品牌店的方式。

  在佛山开了3年多奶茶店的郭俊透露,他在掌握了其加盟品牌的奶茶配方后,就决定再开一家用相似配方的“杂牌店”来提升盈利效率。“我们加盟店的毛利平均能达到60%-65%,但店租、人工、外卖扣费等都会让实际利润一降再降。我就开了一家杂牌店,用别的原料加上加盟店的配方,试着做出品牌店的味道。”按照郭俊的说法,他的“杂牌店”的产品品质与品牌店相差无几。“不同原料也能调出相似的味道。区别在于,加盟店的茶叶会好一点。”

  但在业内看来,无序竞争和加盟体制的混乱,最终传导到了消费者的终端,即便看上去品相、口味差不多的一杯奶茶,原材料、茶叶以及品质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,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奶茶行业的乱战。